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明末东江火头军

第十二章 埋头苦干

“杀!杀!”

隅山行营,五百士兵的喊杀声响彻云霄。前几日,沈世魁叫董建派人传令,让赵成不要不务正业,忙着搞什么鸟粪武器,忽略将士们的战阵训练,赵成倒是听进去了。

其实不用沈世魁派人来提醒,赵成早就有了基本的打算,按照清军增兵的时间推算,哪怕是阿济格第一时间发求援信去盛京,皇太极组织兵马来援,再加上军队到位之后要进行休整和融合性训练,还要制定下一步作战方案,总共加起来不可能少于二十天。

对于赵成来说,二十天的时间完全够用了。赵成的计划分两步走,第一阶段是集中人力全力试制白磷红磷,这在后续的作战中有大用。等到试制完成之后,从一千人中挑选相对精壮的五百人进行为期十天的紧急训练,由赵成亲自担任教官。

训练的招式非常简单,既然来自后世的龙国,我军的制胜法宝赵成一刻也不敢忘。就一招,突刺。

“大家都看好了,长枪是冷兵器中最容易上手的武器,你们都是东江军的民团,这个道理应该懂。今天我要教给大家的,就一招,这招名字叫突刺,只能进攻不能防御。建虏的残忍和疯狂你们看见了,对阵建虏,必须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,如果没有这个觉悟,我们是战胜不了他们的。”赵成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对下方道。

众人的表情显然是比较茫然,一方面对于突刺的招数闻所未闻,另一方面,民团民团,毕竟是东江镇的民众临时组成的军队,虽然东江镇一直战火不断,史料上说东江镇算是全民皆兵,但所谓全民皆兵也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,跟真正的战兵也就是职业军人比起来,民团的战斗力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。

指望他们能上来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确实有些玄乎了,不把他们逼急了,估计是激发不了民团的勇气的。

但赵成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大家把基本功练好,掌握了突刺这一招,才有一战之力。

“大家看好了,突刺,枪尖向上,目标就是敌人上体的要害部位,比如咽喉、面门、胸口。其动作要领为两臂向目标猛力推枪,以右脚掌的蹬踏力量和腰部的推力,推动身体向前,随即以小腿带动大腿使左脚向前踢出一大步,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刺出。”

赵成一边讲解,一边演示给大家看,他的面前竖了一个木头人靶子,只见赵成大喝一声,“杀!”咔嚓一声,数百士兵清晰看见,赵成手中长枪的枪头竟然直接刺入了靶子当中,从前面刺入后面穿出,带飞了大片的木屑。

要知道,木头靶子的硬度可比人的咽喉要强得多,可见赵成的功力有多深厚。实际上这不是赵成厉害,后世我军的精英都能做到这一点,只是相对于花里胡哨的武术招数,这一招是实实在在的战场杀人技,就这么一个动作,简单实用效率高。

赵成收枪面对众人道:“就按照这个路数,日夜苦练,不要求你们出神入化,但是熟能生巧,在战场上,能保命。”

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,短时间内教民团那么多路数没用,就这一招,如果能配合他的白磷红磷武器,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就在五百名士兵刻苦训练的时候,大营外传来一声叫喊,“总兵大人到!”

正在纠正士兵姿势的赵成一愣,沈世魁怎么来了。只见营门打开,沈世魁带着几个标营骑兵翻身下马,走入了营中。对于治军这一点,沈世魁还是非常严明的,按理说他是主将,骑马进大校场也没啥,但他愣是下马,不肯坏了规矩。

赵成连忙迎上去抱拳道:“参见大帅。”

沈世魁点点头,今日他倒不是心血来潮,而是董建上次传令后,他一直在中军布置前线防御,对于赵成的民团倒是疏忽了。今日稍稍松了口气,倒是想起来还有一支民团在隅山,赵成一个十九岁的小子能不能把这一千人带领好,他有些不放心。

隅山在整个皮岛的防御体系中不是前线,面对大海的一方都是悬崖峭壁,能用于登陆的地点很少,即便是登陆,也只能是很小规模的部队。一般来说,清军大部队肯定还是打正面,上岸之后再从背后攻打隅山,这样容易得多。所以赵成和民团相对来说比一线安全得多。

从培养人才的角度上来说,沈世魁是希望赵成这样的后起之秀未来能有一番作为的,但现在形势如此,他能做的就是把赵成放在后方,尽量不要让他在前面消耗掉。

沈世魁看见大营内士兵们的训练热情挺高,随即欣慰地点了点头,“不错,有些样子。”又看见另一边的土房群落内有不少民团士兵进进出出,忙忙碌碌,有些不喜道:“那边那么多人怎么不训练?”

赵成道:“哦,卑职正要和大帅禀报。我们的鸟粪武器已经颇有成效。”

沈世魁一抬眉毛道:“哦?带我去看。”

说对鸟粪武器一点不好奇是不可能的,沈世魁也想看看赵成到底能鼓捣出什么玩意来。只见赵成将红磷拿出来,然后跟初次试验一样用**力点燃,并且说明了制作引信引燃火药的设想,也演示了白磷燃烧的时候能产生大量烟雾。

说实话,当白磷和红磷燃烧起来的时候沈世魁确实有些惊讶,但是受限于古人的认知,他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比如白磷,不就是烟雾弹吗?大明的烟雾弹也不是不能造出来,比如狼烟、毒烟,燃烧茅草柴火也能形成烟雾。

虽然白磷看起来更厉害,烟雾也更加浓密,并且有刺激性气味,但是就赵成这么个炼制法,要花费多大人力物力,在大战场上应用很有限。至于红磷引信,赵成说能造出一踩就炸的武器,沈世魁更是闻所未闻。

末了,沈世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:“赵成,大战在即,本帅要说的是,练兵才是第一要务,时间紧迫,你看看,你还有一半的兵力没有练起来,这一千人我交给你指挥不假,可若你这样指挥的话,本帅难免要收回兵权,打仗不是儿戏,你的那些玩意以后也许能有用处,但眼下,恐怕是不行。”

沈世魁虽然带着笑意,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赵成可是听懂了,再看他的笑容,赵成不禁打了个寒颤。心中暗道:“他娘的,这总兵大人怎么跟自己原来的团长一个德性,团长外号可是笑面虎啊。”

沈世魁回大营了,可赵成却没闲着,沈世魁说的不错,但他并不理解科技的威力,打仗不仅仅要靠勇武,更要靠脑子。赵**微言轻,在他看来,最好的办法是把清军放上来打,抵消他们的海面炮火优势,利用地形在岛内的纵深地带消灭他们。

便若后世的硫磺岛战役,倭兵可是让盟军吃尽了苦头。

“诸位,你们都是我这几天从全军里面挑选出来的人,我这个守备上任还不到十天,但是一支军队,没有班底肯定不行,我需要一些中层军官来辅助我指挥军队,你们的能力不错,至少从我观察来看很不错。”隅山行营大帐内,赵成对下首的众人道。

经过近十天的磨合,赵成也在渐渐熟悉自己手下的军队,现在,有必要挑选几个得力干将,辅助他指挥军队。沈世魁倒是有心从正兵中挑选一批军官加强到赵成的民团中,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民团,他们觉得民团这种军队属于打杂的,去了也没什么意思。

只有一个叫做王韬的百户愿意来赵成这里,其实这家伙也不是百户,原先是个总旗官,沈世魁答应升他为百户,他这才来赵成这里报到。

除了他之外,赵成让大家毛遂自荐,自己报名,把自己的本事都说出来,然后从手下人中挑选出五个人,充当他的临时班底,当然,这五个人都是没有品级的,只是临时充任。

当先的一个就是秦山,这家伙自己也没想到赵成竟然不计前嫌,愿意给自己一个职位。这倒不是赵成真的不计前嫌,而是这家伙看不上的是以前的赵成,跟现在的赵成并没有什么太大矛盾。还有秦山是火头军中剩下的老人,赵成多少念及旧情,还有老王头说过秦山是水师军官,想来指挥军队作战是有些本事的。

秦山对此千恩万谢,未来怎么样他不知道,但眼下,能成为民团的一个小头目,算是赵成格外照顾了。自此,秦山对赵成除了尊敬佩服,再无其他情感。

另外四人,一人叫李祥,这家伙有点来头,来自辽东李家军,是辽东军派驻东江军的军官后人,父亲死后,母亲带着他在皮岛生活,他从小在皮岛长大,年纪约莫二十岁,但习得一身好武艺。

幼年时期,李祥一直跟着父亲学武,父亲是李如柏的家丁卫士,李如柏可是李成梁的儿子,李家军在辽东威名赫赫。当年萨尔浒兵败之后,唯独李如柏这一路人马得以保全,李祥的父亲这才侥幸活下来,后来被提升为军官,派到东江支援毛文龙,这才留了下来,只不过皮岛气候复杂,父亲在数年前染病而死,李祥只能自己一边照顾母亲,一边自习武艺。

好在他有父亲这个高手指导,加上天资聪颖,李家枪法那是使得出神入化,赵成看他武艺高强,这样的高手不用起来简直是浪费。

另外三人分别是猎户高盛,这家伙出身辽东猎户,后来迁移到皮岛,年纪不大,但是弹弓、火铳、弓箭样样精通,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还有一人叫徐世,这人原先在东江军中负责养马,算是马户,当然,养马不是他最厉害的本事,因为有养马的先决条件,他的马术倒是不错,正兵之中会马术的不少,但是民团之中会马术的可就寥寥无几了,徐世自小在马背上长大,这马术就算是正规骑兵来了估计也不一定能比得上。

赵成来隅山的时候,沈世魁为了奖励他,特地从缴获的清军战马中拨付了十匹战马给赵成,给他带去隅山,所以赵成除了自己骑乘之外,还有九匹战马可以使用,便让了一匹给徐世,另外让他在队伍里挑人,组建一支骑兵小队,平日里可以用于传讯和警卫。

徐世喜不自胜,要知道他养马这么多年,可战马不论在辽东还是在东江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,养马人反而没有一匹属于自己的战马。现在赵成给了他一匹,这个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战马,徐世如何能不高兴,此刻为赵成赴汤蹈火的心都有了。

最后一人叫毛谦,此人少言寡语,平日里不怎么说话,但是这人姓毛,从这个姓氏来看赵成就知道不简单。果然,一打听,发现他竟然跟毛文龙沾亲带故,是毛文龙的远房亲戚后人,这也很正常,明代各大军头,往往以家族亲戚为纽带。

比如辽东曾经最大的军头李成梁,几个儿子李如松、李如梅、李如柏都是大将不说,家丁卫队还有各级军官之中也颇多李氏家族的人。毛文龙也是如此,成为总兵之后,多多少少要给自己的军队里面塞人头。

毛谦今年二十七八岁,他十年前就在军队里干,好像是在毛文龙的军纪处里面做事。当时东江镇的军纪处,那可是权势滔天,东江镇孤悬海外,说毛文龙是土皇帝不为过,军纪处就相当于东江镇的锦衣卫镇抚司,不仅仅管军纪,还负责刑讯,总之算是毛文龙的私人法庭。

后来毛文龙出事,毛谦这种人自然玩完,被除去军籍,虽然没死,但也成了平民,从此少言寡语,这次要不是急着用人,他还不一定会被重新征召进民团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